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发布“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类展区复评结果武汉纺织大学共有3件作品入选,服装学院入选三件作品。服装学院冯玲玲教授作品《自然之力》入选进京作品,服装学院袁大鹏教授作品《融合的一瞬间》入选全国美展作品,服装学院赵丹彤老师作品《无声的交响》入选全国美展作品。
冯玲玲:《自然之美》
作品简介
作品以“自然之力”为主题,于极简和静谧中让人感受“时空与心灵碰撞的震颤,自然之力和人文关怀唤醒的情愫”。
衣以载道,礼传古今。作品设计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结合现代服装造型,以苏锦面料为载体,并且为设计定制的“苏锦”面料注入了重要的情感元素纹样——熊猫母子的脉脉亲情。通过简洁大气的服装廓形、动静相宜的款式结构、精致细腻的面料纹理、含蓄内敛的色彩融合……为现代创新服饰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时间游走的颗粒,展开对生命与自然之力的无限探索。
设计符合东方美学视域下传承了千年的宇宙观、哲学观和造物观。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碰撞与交织,通过独树一帜的极简主义艺术形式和意象之美,将面料的柔和与现代廓形的硬朗审美统一化,使之共存共生,从而展现造化之力与自然之美。
作者简介
冯玲玲,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士导师。连续三次参加第12届、13届、14届全国美展,作品均入选并获奖。本次为第14届入选获奖,并遴选为进京作品,即将赴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服装设计作品代表武汉纺织大学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荣获两项金奖、两项银奖;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于《装饰》《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题一项,2023年获批教育部项目一项。
袁大鹏:《融合的一瞬间》
作品简介
融合的一瞬间是个体对生命哲学的注解。所彰显出来的价值理想是对服装作品的不断雕琢,追求完美并不断地挑战自我。在这样的价值理想中,既有对作品的精益求精,还有对过程的一丝不苟甚至苛求,以及对作品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有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才能看见,本人以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中的织带为设计点,以技艺本身的发展为根本,内核部分为工艺流程与技艺,具体的工艺流程与技艺通过积累与提升。达到“严谨专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融合境界。
作者简介
袁大鹏,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硕士导师。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CNTAC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中国国际时装周十佳设计师评委,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曾获第六届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评比“一等奖”、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金奖”、第五届国际女装设计大赛“银奖”、2008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授予纪念奖、第九届全国高校美术作品“学术奖”、(APCE)国家领导人服装设计贡献奖、中国纺织艺术展“银奖” 。个人多部作品入选全国中青年艺术(书画)成果展,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进京作品。从教以来,指导学生100多人次参加全国、国际各类服装设计大赛,获得金奖23人次,银奖30人次,铜奖35人次,新人奖9人次,指导学生获奖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赵丹彤:《无声的交响》
作品简介
作品《无声的交响》以长江文化为出发点,融合当代审美,通过色彩渐变和多种颜色的混搭与碰撞,构建出一幅生动而深刻的视觉叙事画面。运用激光雕刻、手工编织、叠加堆积等多样化的工艺手法,将传统服饰元素中的楚国纹样进行解构与重组,赋予了服装独特的气质与形态。作品旨在探索一种超越传统界限的艺术表达,将自然界的微妙之音转化为可视可感的时尚语言,表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作者简介
赵丹彤,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讲师,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参与完成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同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设计作品多次于国内国际公开展览,获奖近10次,其中获国际展一等奖4次,全国美展复评入选2次、初评入选1次。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于《丝绸》《上海纺织科技》等核心期刊,其中论文入选第二届省美展理论评论奖。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介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国家级权威性、综合性大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每五年举办一次。展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新时代中国现实,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唱响时代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