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关于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要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及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指导学生成长成才,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培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服装学院特邀全国劳动模范、青岛纺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郝建秀小组名誉组长、青岛纺织博物馆副馆长姜玲为南湖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学部的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参观毕业展,感受创新精神
活动伊始,姜玲和创意设计与精美制造学部的学生代表参观了由艺术学院举办的“思维织境”毕业艺术展。该展览旨在展示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们如何将个人独特的创意思维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实践。姜玲对学生的精妙巧思表示惊叹,她说道:“‘创新’和‘实用’是我参观这次毕业展的最大感受。大学生是中国现在最有创意的群体之一,艺术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尤为令人印象深刻。创意和创新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样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创意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纺大学子在这方面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今天我真的是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姜玲参观艺术学院艺术毕业展)
(姜玲同艺术学院领导合影)
体验非遗馆,传承工匠精神
随后,大家一同前往武汉纺织大学非遗馆,深入了解汉绣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切实体验和传承工匠精神。
在展示区域,丰富的汉绣作品展示了精湛的刺绣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叹为观止。姜玲还亲自动手体验了汉绣的针法技巧。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尝试了几种基本的针法,认真感受每一针一线的细腻和耐心。姜玲表示,通过亲身体验,她对汉绣这门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并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专注与坚持。
(姜玲体验独特的汉绣文化)
非遗馆的参观之旅,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更加坚定了传承工匠精神的信念。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工匠精神贡献力量。
共话座谈会,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在座谈会上,姜玲向师生们介绍了“郝建秀小组”,讲述了“火车头精神”。该小组自1952年建立以来,凭借“勇担重担、拼搏到底、乐于奉献、争创一流”的“火车头精神”,取得了卓越成绩,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标杆。作为郝建秀小组的第九任组长,姜玲鼓励在座学生不断奋斗,不负韶华。她感叹纺织大学的亲切氛围,并为学校拥有如此多纺织人才感到欣慰。姜玲还强调了榜样的重要性,并提到自己的女儿从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她,后来顺利成长成才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她指出,培养一个熟练的车间工人可能只需两到三个月,但培养一个具有系统理论知识的高精尖人才则需要数年时间。她号召广大同学积极投身纺织服装产业,为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她还邀请广大同学到青岛去创业就业,为青岛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发光发热。
(姜玲给师生分享经验)
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钟,杜新年和姜玲共同揭牌“姜玲工作室”,并祝福服装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多的硕果。
(“姜玲工作室”揭牌仪式)
服装学院学生代表还亲手送上汉绣非遗技艺制作的作品,希望工作室的建立,成为同学们与榜样链结的桥梁,成为广大服装学子与劳模对话和学习的平台。
(给劳模赠礼手绣头像)
随后,杜新年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非常必要且很有教育意义。过去,学生们对书本上的文字感到枯燥,而面对活生生的劳模代表,学生们能更真切地感悟并传承劳模和工匠精神。杜书记还勉励各专业课教师积极学习劳模和工匠精神,将其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课程形式。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大学生与劳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深了年轻一代对劳模和工匠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杜新年总结发言)
活动结束,姜玲寄语学子:“要抓紧学习的时间学习,在该学习的时间做好学习这件事,不要等到毕业后、工作之后才懊悔自己专业能力没有提高,这时候就来不及了”。朴实的语言,让同学们心里种下了奋斗的种子,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根植于心,将榜样力量化作动力,努力学习,不符时代的重托,不负历史的使命。